Jump to the main content block

lastupdate date

2023-03-01

Introduction

The Department aims of this department are to help students to acquire knowledge of human parasites.

 

沿革

本學科隸屬醫學系,於民國七十九年聘請陳正成教授擔任首任科主任,之後歷經黎煥耀教授、辛致煒副教授、胥直利副教授、劉校生教授、楊倍昌教授、何漣漪教授。於民國九十四年經醫學院院長協調,及科務會議通過,將科行政業務與微免所合併且參與微免所碩士班研究生的指導及教學,並於該年八月起,由微免所所長兼任本科科主任,現由陳舜華教授擔任本科主任(107.8-現任)。

臺灣因地處亞熱帶,除隨時可能遭受本土與境外移入之寄生蟲感染的侵襲外,並有許多潛伏在人畜之間之共通寄生蟲病的發生,又再加上近年來外籍勞工的引進,以及後天免疫不全症候群患者的增多所併發之各式寄生蟲感染,這都是本學科所著重之課題。因此本學科在課程上主要是讓學習者認識寄生蟲之生活史、形態學、臨床診斷法、致病機轉、治療方式及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期望在可能造成大流行的潛在危機中可以達到預防的效果。此外,長期不斷服務嘉南地區各大醫療院所,以協助相關臨床寄生蟲病之鑑定與研究工作。

教學宗旨

寄生蟲學 (Parasitology) 為一門研究寄生蟲病病原(寄生蟲)的綜合科學,其中包括生物學、生態學、致病機制、實驗診斷、流行規律和防治等相關學門。醫學寄生蟲學 (Medical Parasitology) 為病原生物學 (Pathogen Biology) 的一部分,隸屬預防醫學與臨床醫學的基礎課程。其目的在研究與人類健康相關各式寄生蟲病病原的寄生蟲學相關知識。教學範疇主要包括當寄生蟲進入人體或動物體內外,逐步建立寄生關係後,進而造成寄生蟲病的流行,臨床上則希望達到對寄生蟲病的流行現狀加以控制並終止流行。

臺灣因地處亞熱帶,除了隨時可能遭受本土與境外移入之寄生蟲感染的侵襲外,尚有許多潛伏在人畜之間的共通寄生蟲病仍然間歇地於國內各地發生。由於觀光旅遊、跨國聯姻、勞工引介、免疫調節或受抑制與罹患後天免疫不全症候群的患者逐年增加、周休二日對國人飲食與休閒型態的改變,種種因素所併發的各式新興或再浮現寄生蟲的感染,都是本學科所注重之課題。因此本學科在課程安排上主要是讓學習者認識各式人體寄生蟲的生活史、形態學、臨床診斷法、致病機轉、治療方式及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期望在可能造成大流行的潛在危機中可以到達預防的效果。

研究領域著重於以下幾點:

  1. 從寄生蟲病的病原學和病原種群動力學的角度,探究寄生蟲病流行的規律。從病原種群的遺傳變異和生態變化,預測和確證流行區性質的改變。
  2. 從病原增殖與致病能力及其和外界條件的關係探討病態生理變化和臨床表現。
  3. 自寄生蟲的物質代謝的研究,提示合成新的抗寄生蟲藥物的途徑。
  4. 利用人類基因體研究的工具,對寄生蟲與宿主交互作用進行系統生物學方面的探討,以期瞭解感染過程中宿主免疫反應與防禦機轉的變化。

 

此外,本學科教師亦長期服務本校醫院與嘉南地區各大醫療院所,以協助相關臨床寄生蟲病之鑑定與研究工作。